近日,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下發《關于印發第四批國家“萬人計劃”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》,公司董事長阮江軍教授榮幸入選。
國家“萬人計劃”是2012年由中央組織部牽頭啟動的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,目標是用10年時間,遴選1萬名左右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杰出人才、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,給予特殊支持。
第四批國家“萬人計劃”入選人員共計1419人,其中科技創業領軍人才397人。阮江軍教授以基于電磁多物理場理論為基礎的“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”的原創性研發和產業化推廣,對接地行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,被評為科技創業領軍人才。
阮江軍教授,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電力系,現為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導、二級教授。兼任湖北省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,國家能源行業接地標委會委員,中國建筑學會防雷技術委員會委員。所帶領的“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創新團隊”長期從事電工裝備電磁-溫度-流體-力學多物理場分析、電氣設備狀態檢測與評估、氣體絕緣預測理論、防雷與接地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。所主持的“電磁多物理場分析關鍵技術及其應用”項目獲2017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。
阮江軍教授在學科振興計劃的支持下,針對鋼材類接地材料易腐蝕、接觸電阻大、高頻阻抗大等關鍵問題,帶領研究團隊歷經5年潛心鉆研,至2013年成功完成了新一代接地材料“石墨基柔性接地體”的研發工作,形成了“石墨基柔性接地體”一整套完整技術,取得了26項國家授權專利,培養博士學位論文1篇,碩士學位論文5篇。“石墨基柔性接地體”獨特的“散流體”+“通流體”組合結構設計,全面提升接地材料的綜合性能,經中電聯組織鑒定為“國內外首創”、“國際領先”,開啟了防雷接地材料技術的新篇。
在武漢大學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,以“石墨基柔性接地體”科技成果產業化而組建的武漢黌門電工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。“石墨基柔性接地體”的產業化進一步得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“3551光谷人才計劃”的重點資助,研發團隊榮獲湖北省委組織部創新創業戰略團隊榮譽稱號。阮江軍教授此次入選為國家“萬人計劃”體現了國家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高度重視。相信黌門電工在阮江軍教授的領導下,將不斷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。